
“立足山水资源优势,让绿水青山变成乡亲们致富的‘靠山’。”扶贫干部描绘的蓝图清晰明了: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星空瓦房”品牌,让全国的人来这里住农家屋、赏农家景、品农家菜、购农家物,观看瓦房星空,以此带富乡亲。
在国务院研究室的协调下,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扶贫开发有限公司等,为瓦房星空乡村旅游项目完成了高规格的规划设计和论证,并制定了科学详细的运营方案;在帮扶单位财政局和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整合旅游、财政、交通、住建、卫生、文化、移民等方面资源,投资400余万元,建设了瓦房村旅游接待中心、文化广场、卫生室、停车场、生态污水处理系统;鼓励村民发展吃住一体的农家乐或民宿;修通了多条村路,构筑了环通链接的村内旅游交通网。
姚成果家有4口人,曾蜗居在两间窄小的砖木结构房里,俩孩子读中学,自己没技术,村里也没产业,想挣钱都没法子。县里不仅对他家进行危房改造,还为夫妇二人培训软籽石榴管护技术,随后在基地内务工。“在家门口也能挣工资,小日子过得美着哩!走,一块儿去瞅瞅我们的‘发财果’!”姚成果热情地邀请记者到软籽石榴基地去参观。
走在瓦房村的乡间小道上,青山隐隐,绿水迢迢,3000亩石榴基地里,果农们笑呵呵地忙碌着;农游一体化采摘园内,1000余亩核桃、大白桃、黄金梨、大樱桃、美国红提等长势喜人;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建造的花海艺术馆与各色花带交相辉映,馆内赏画,馆外赏花,赏心悦目……
“石榴基地务工年收入3万多,种植花生、红提、辣椒收入1万多,每年还领取各项奖补资金7000元。有这3笔收入,咱小日子过着可美哩!”姚成果介绍。
产业兴了,环境美了,游客也多了。镇里完善了游客接待中心,广场、停车场、旅游公厕等设施配套到位。昔日的“瓦房屋”,如今加盖了“星空顶”,游客在花海湖光中对话灿烂星空。“白天,采山果、游丹江;入夜,闻水声、听松涛;抬头仰望,蓝宝石一样的天幕上,星空如梦如幻,仿佛伸手就可以触摸到,令人如痴如醉。”湖北省十堰市游客程飞说,宅在城市里的人永远也看不到如此美景。
十几岁就外出务工的方桂香,回家办起了农家乐,“收益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大几千块!”方桂香笑得合不拢嘴。目前,村内共发展农家乐、民宿等10家,旅游从业人员20余人,户均年收入3万余元。
“当前,我们正一边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一边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乡亲们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盛湾镇党委书记邹林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