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化古开今: 中国传统建筑论坛


2018年3月22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一场以“化古开今”为题的中国传统建筑论坛拉开帷幕。上午八点半钟,艺乡建团队陈炯老师作为本次论坛的学术主持人,以幽默生动的一席话向在场观众介绍了本次的演讲嘉宾:李玉峰,王其钧,王贵祥三位老师。






第一位演讲的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李玉峰老师,他以“未来城市规划方向与方法”为题开篇,李玉峰老师言语诙谐,就“城市规划中什么最重要?”这个问题引出,结合自身求学与实践的经验,提出了自己对未来城市的构想。





随后,李玉峰老师从未来城市是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说开去,讨论到通过思维方式的研究这种途径对未来城市进行研究,“抽象思维、价值思维、战略思维、创新思维,如果有可能可不可以找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研究一种更朴素的思维方式的要素?”再带领场下观众深入思考了有关“思维方式”的一系列问题。








后,李老师以他对城市的理解收束全篇,向全场观众提出“未来城市的思维方式是什么?”这个问题共同思考,探讨未来城市的可能性。







以对未来之展望开篇,又以对历史之延续承接,第二位演讲的是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王其钧老师,王其钧老师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鼓状塔研究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人文社科中心主任,今次为我们带来了“济南唐代个案设计介绍。”







王其钧老师以中国传统民居研究见长,本次演讲选择了唐代灵岩寺高僧慧崇禅师的墓塔——慧崇塔以作展示,慧崇塔位于塔林北端最高处,是唐代灵岩寺高僧慧崇禅师的墓塔。王其钧老师在演讲中分享给你了他多次往返调研的经验,以详实的数据和精准的阐述向场下观众揭开了慧崇塔的“神秘面纱”并在演示中展示了大量宝贵的图片的和文字资料。








最后,清华大学古建研究所所长带来了“唐代木构建筑:遗存、复原与设计”的演说,王贵祥老师首先对中国仅存的五座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南禅寺大殿、广仁王庙、开元寺钟楼、天台庵,进行了系统的知识讲解。







以案例为基础,再以风格来说唐,通过对宋、辽、金、明、清等历代古建的对比,着重展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大气之美,唐风巍巍,跃然纸上。王贵祥老师通过测绘、调研、文献研究对多个古建筑进行复原图纸绘制,重现了已经损毁的唐代古建筑的雄伟磅礴,分享了自己的复原经验与感受。再结合自身接手的实际项目案例,谈论了设计中唐风建筑在现代的实践和创新。





演讲结束后,在场由台湾来的学者向演讲嘉宾就其内容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场上气氛热烈。









最后,论坛与会人员一起合影,本次中国传统建筑论坛圆满落下帷幕。




上一篇文章
“艺乡建”团队携“衢州柑桔文化艺术节”上央视《焦点访谈》啦
下一篇文章
乡村振兴行动者论坛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