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题缘由
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进一步加剧,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我国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何基于农村的自身属性和特征,让该地区的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越来越成为一个社会性课题和难题。近几年,农村养老新思路不断涌现、新模式持续实施,效果和效益如何?存在哪些问题?优化的向量是什么?
城市作为优先发展地区,在养老问题上已经由养老保险等诸多政策扶持。反观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以及农村年轻劳动力的流失,未富先老的困境较为普遍。现实显示,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并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学术界较为统一的观点是,在农村应实行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互助养老为依托、社会化养老为支撑的总体思路。但是进行实证调研的学者寥寥无几。另一方面,发达农村、欠发达农村以及贫困农村的对比调研在国内也并未展开。
基于此,本团队借着“‘创新杯’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课题调研的契机,以北京市苏家坨镇柳林村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展开关于农村养老模式现状的分析与探索。具体思路如下表:
2、课题目标与价值
2.1现实指导的价值
相较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村青年劳动力流失状况在贫困农村地区极其严重。农村传统的“儿女抚养式”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强烈冲击,而新的模式并未构建完善,换言之,农村养老问题正处于一种比较尴尬的境地。在这样一个格局下,这一课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结合现有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进行调查,实事求是,得到最符合实际的数据和调查结果。
2.2为未来研究奠定基础的价值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进一步调研农村养老现实状况,深入分析研究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的因素。在我国,农村养老模式已经具有多样化、社会化的趋势,特别是在新农保等政策出台之后,农民对于养老的选择不再局限于子女养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调查农村地区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就成为研究养老问题的基础。基于影响因素的调研、分析可以提升已有养老模式评价的精准性,为未来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3、初步结论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科学梳理和柳林村的实地调研可知,我国农村养老现存困难主要有:
1) 社会老龄化加速造成农村养老难度的提高;
2) 科学有效的养老保障的缺乏造成农村养老风险的加大;
3) 农村地区落后的传统观念造成养老新模式推广难度的提升。
4、后续研究
本团队希望对以下现存养老模式的深入研究:
1) “在地老化”的家庭养老为主模式
2) 推动互助养老的“肥乡模式”
3) 农村不同经济发展水准下需要构建不同养老模式
4) 打造与时俱进的新型养老模式
5) 中国农村养老(保障)产品发展现状
5、具体调研实施
2月中旬,团队在苏家坨镇柳林村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内容包括两个,其一是对村委成员、养老照料中心负责人与职工进行访谈调研,了解村内老人基本情况、养老照料中心运营模式、服务的类型、面临的问题、需要的帮助等;其二是与本村老年人进行直接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其填写问卷,得到养老模式选择与养老评价分析所需要的直接数据和信息。结合理论进一步调研农村养老实际状况、分析研究影响老年人选择养老模式的因素。

本调研选取北京市苏家坨镇柳林村这样一个北京市周边的村落作为调研对象,是因为许多较为先进的养老理念和养老模式仅有试点而未普及实施,而该村实施了不同的养老模式。苏家坨镇的柳林村由于位于北京周边,受北京这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多元影响其不但有传统意义上的居家养老模式,而且有其特有的互助式养老的试点。这一模式相对先进、独特且具有极强借鉴意义。
时间:2017年2月14日—2017年2月16日
地点:北京市苏家坨镇柳林村
调研过程:
1. 我们一行来到了柳林村,联系青年政治学院村官彭谢芬,安排我们跟当地村委会成员进行面谈,用录音笔记录访谈内容。村委会成员向我们介绍该村养老的概况以及他们为养老做出的贡献,包括合资兴建养老照料中心以及每月给老人的补助。
2. 在访谈过后,我们跟随村官彭谢芬来到了柳林村养老照料中心,采访中心负责人刘总。刘总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养老照料中心的运营模式和现状并带我们参观了中心。刘总着重带领我们参观了养老照料中心新引进的医疗实时监控设备,可以将老人的健康信息实时传输到儿女的手机上。此外,养老照料中心引进医疗保健检测设备,包括身体素质测评,血压仪,血糖仪,心电图仪等基本检验设备。老人在养老中心可以自愿每天进行身体状况检查,由专业人员负责。同时,养老照料中心引入智能云设备,由老人儿女自费选择,可以通过app将老人每天的身体检查结果传送到儿女的手机中。同时,该系统还有远程医疗的作用,可以使老人在该中心接受外地的优质医疗服务。随后,刘总介绍了她们中心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老人选择养老照料中心过程中面临的障碍。

3.我们小组分头行动,与养老中心的老人进行交流,帮助其填写我们的问卷内容,了解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以及所需要的帮助。在一天半的时间里,我们共采访了养老照料中心63名老人,获得有效问卷57份。
4. 在接下来的一天半内,我们小组分成两组人,在当地村委的陪同下,购买了肥皂等生活慰问品,访问108户老人,获得有效问卷101份。
通过对于实地的调研和问卷的发放,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村养老现存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研究,结合养老的理论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争取对农村的养老有所帮助,促进资源的最优分析,对不同地区实行适合当地的养老模式,为传统乡村建设提供创新性建设策略,甚至助力激活乡村。(调研尚在进行中)。
养老支持模型图解

调研人员:马腾起 钱泽星 王堃 陈庭龙 刘建宏;
文字整理:单范悦
支持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