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实干!丛志强《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设计激发村民内生动力》





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


【长三角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创设计人才培养】


中国人民大学·丛志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设计师来了,乡村热闹非凡;设计师走了,乡村回到从前”

中国人民大学的丛志强老师一针见血地将这真实且无奈,甚至使人感到心酸的乡村文化推广和设计的现状呈现在我们面前。

号角已经吹响!



怎么解决,如何解决——“内生动力”



随着丛教授深入浅出的讲授和分享,我们沉浸在一个个关于葛家村村民们的真实案例中,为村民袁小仙从自我否定到自信满满而开心;为村民葛运大屋前古井旁石头沙发里蕴含的乡愁而叹息;为村委葛品高将废弃垃圾场改造成“枯山水”的创意而赞叹!情景化的讲授让我们清晰地学习到何为“内生动力”;如何刺激村民的“内生动力”;怎样运用丛教授提出的“干预法”引导和维持村民们的“内生动力”等问题。




当丛教授讲到在激发和推动村民们的“内生动力”,只要把握住“有用”和“赚钱”这两把金钥匙便会无往而不利时,我们大家都相视地开怀大笑,不禁赞叹丛教授果然是实践出真知的践行者。丛教授在葛家村的研究显示出,“内生动力”产生的自发性和延续性,使乡村文化产生了温度,具有了灵魂!所有村民参与设计的方案和作品表现出浓郁的本土文化艺术特点,充满了乡情,这种乡情又推动了村民的创造热情,这种良性助力使得乡村文化开始真正得以推广延续!通过今天的学习,深刻地感受到在进行乡村文化项目推广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将村民们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出来,才能发掘和孵化出更多的“葛家村”!




感谢丛志强教授带给我们这次干货满满的课程!期待葛家村的实地考察与丛教授的再次相遇,在“葛家村的桂花园树下论创意!”。



 集体合照



丛志强


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艺乡建创建人之一、国家一级美术师。



主要研究方向


设计生态、艺术振兴乡村、


传统手工艺创新设计、品牌


建设、艺术与乡村旅游。



学术代表作


《消费主义语境下当代中国设计生态研究》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长三角乡村文创人才培养

作者: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  亓妍妍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上一篇文章
乡建宁海 | 初见
下一篇文章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