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2月26日,艺乡建受邀前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参与“乡村振兴背景下芝麻产业发展模式研究”研讨会,本次研讨会在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225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15会议室召开,与会的专家有:
国家特色油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张海洋,以及国家特色油产业技术体系团队成员汪学德、黄庆德、黄纪念、汪强、卫双玲、刘红彦、张雯丽、徐桂真;
河北省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娟娟,以及常务副会长兼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张秀梅;
大名县政协主席张桀骜,以及大名县团队李清林、贾新旺、李忠民、赵国忠、任太升、申小杰、桂世辉、杜延武、龚占峰、马发林;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河北省大名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吴平;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臧红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智库王燕青;
中国经济时报范思立;
人民日报唐旻威;
金正大公司毛小松;
太平财险河北分公司副总经理罗春桥,以及农险部李丛。


会议上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环所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河北省大名县委常委,副县长(挂职)吴平主持,主要讨论了我国芝麻产业发展现状,我国芝麻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芝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芝麻机械化种植技术等课题。

会议下午是是由绿色产业专家,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臧红印主持,主要探讨了大名县香油产业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名县芝麻香油企业发展模式。

在下午的会议里,陈炯老师就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名县芝麻香油企业发展模式这一课题进行了发现,从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特别是乡村振兴这一大背景下思索大名县的发展模式。在他看来,艺术和设计服务于乡村,做一个简单的作品是不够的,应该从更多元、多维、专业、技术的角度去看待艺术家怎么服务乡村,以及应当承担的责任。
他提出,除却科学技术之外,乡风文明是重要的灵魂,乡愁是民族的乡愁。对于地方的建设来说,往往需要地方基因文脉的梳理,地方品牌的重构,打造地方的乡村故事。而对于设计者而言,怎么做,怎么进场,更科学,更系统地去探究路径和策略,各个要素的关联性,推进振兴过程,是需要我们现在思考的问题。

丛志强老师则从消费经济时代品牌的建设与营销入手,以生动的故事切入主题,旁征博引,提出了营销与广告在整个过程中的关键和作用。并提出了大名芝麻香油品牌的细化经营思路,以艺术化和大众文化的再现来思考,也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思路。在确定品牌的逻辑与管理后,更指出了关于大名IP的定位与演绎,从需求度、趣味性、艺术化、特色感着手,抓准普通消费者的认可。
随后,他以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为例,指出了局部细节在整体中的作用,系统的事情必须要做,局部的产业更是要精做,对于芝麻产业来说绝不止是一个芝麻庄园,而是一个带动点,一个推助器。

随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甘露、赵宏伊从青年人视角出发,分享了自己下乡调研的经历与感受,提出当代的大学生也应是在整个乡村振兴中扮演重要角色,起到推动力的部分。无论是年轻人本身的价值寻求,还是其所能形成的视野聚焦,都以一种新且具有活力的方式介入到了当代的乡村之中。

随后,所有与会专家合影留念,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