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艺乡建】参加`非'同凡响/传承创新活动;`元宇宙'与数字藏品研讨会;北京市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培训指导







【艺乡建】参加`非'同凡响/传承创新活动



9月1日,“2022 环球趋势案例新书发布会暨“非”同凡响传承创新分享沙龙”在北京首钢园成功举办。围绕“同心聚力话趋势 传承创新迎未来”主题,环球网携手北京侨商会,邀请相关领导、学者、企业代表,共同探讨2022年发展新趋势,聚焦非遗发展新生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


发布会上,由环球网编写,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2021环球趋势案例》正式发布。北京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黄克瀛,北京侨商会轮值主席、碧生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一弘,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丁文锋,人民日报出版社事业发展部主任袁兆英,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环球网总编辑朱研共同发布新书,并进行合影授书。




《2021环球趋势案例》正式发布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如何把握趋势应对变化,已成为迫切需要以行动回应的时代之问。”环球网总经理单成彪在致辞中表示,智者见机而行,强者谋势而动,在《2021环球趋势案例》一书中,我们将在各行各业谋势求新的实践中,抢先窥见新的趋势在探索碰撞中显现,逐步变成通向未来的新的发展机遇。这在今天发布会上各优秀案例企业代表的分享中将得以体现。这也是本书对促进当今企业、行业,乃至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所在。



环球网总经理 单成彪


环球网总编辑朱研在致辞表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重新梳理与塑造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三个层面的关系,这个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环球网2021环球趋势案例的征集以及本书的编辑出版,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在案例征集和采写的过程中,编委会看到了一个个市场主体,以创新理念和行动,对趋势作出的回答。



环球网总编辑 朱研


据了解,2022年环球趋势案例的征集活动已经启动,在原有的趋势方向上又增加了产业集群发展和消费新经济这两个方向。同时,邀请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主管的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作为合作伙伴,引入更多专家参与2022环球趋势案例的征集和推荐,并将以专项公益基金的方式,对优秀案例涉及的人才培养、课题研究、行业交流与合作等进行资金支持。



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陈炯


陈炯围绕艺术振兴乡村进行了分享,谈到非遗传承建议,他认为要将非遗产品化、生活化、功能化。通过当代设计师的搭桥,用现当代语言进行沟通和表达传承出去。

谈到让年轻人爱上非遗的问题时,缪伯刚认为,可以先以原创传统手作的方式,实现作品IP的孵化,再通过量产把产品复制,让大众体验到原汁原味的非遗产品。谈到如何让大众“买得起”非遗产品时,柏群认为,非遗文化脱离市场没有产品,不能大众化很难生存。“燕京八绝”产品要走“高端普惠”路线,高端是指原汁原味的非遗特色一定要保持,普惠则是通过生产普惠型的产品,把价格降下来。此外,陈炯则提出,可以通过生活化和场景化的产品设计方式,把传统技艺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生产老百姓用得上的产品,才能让非遗进入寻常百姓家。




原文责编:谭雅文;来源:环球网




数字藏品市场合规动态频发 国内市场能告别“野蛮生长”吗?



上一篇文章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建议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 习近平主持会议
下一篇文章
醉美潢川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