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连绵水乡情·共绘新时代》中俄油画家走进绍兴系列活动在安昌古镇拉开帷幕



       为迎接中俄建交70周年,践行《绍兴文创大走廊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纲要精神,搭建文化“引进来”和“走出去”平台,由俄罗斯国家美术家协会、中央电视台“翰墨戏韵”栏目、绍兴市文联创作展览中心、艺乡建、绍兴托斯卡纳庄园联合主办,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文化影视频道、绍兴市墨华文化传播公司承办的“连绵水乡情·共绘新时代”中俄油画家走近绍兴系列活动在安昌古镇拉开帷幕。来自中俄两国五位拥有不同创作背景的画家用油画这种西方现代艺术语言表达对江南水乡的理解,在深秋的古城,这场别开生面的解读趣味盎然。

       在图像处理多元化和图像获取手段多样化的当下,单纯的写生形式遭到了巨大的挑战。本次活动以写生为主要形式,重视画家通过自己的观察、理解、分析对客观物象进行瞬间的捕捉,这种创作形式强调艺术家用“天真之眼”对对象感性的获得;活动选取了绍兴具有代表意义的六处景点,以 “水乡”、“桥乡”、 “诗乡”、“名士之乡”为线索,系统地展示今日古城的面貌,挖掘古城厚重历史和独特魅力。这场以油画艺术为依托的系列活动是中俄艺术家创作之旅,也是绍兴市民对家乡文化符号的再认。首场写生安排在安昌古镇,这座明清时期重建的典型江南水乡一衣带水,古朴典雅。鳞次栉比的沿街老店、秋雨中古朴典雅的小桥、逼仄幽深的青石板小弄、水面穿梭的乌蓬小船,像是构成了一场盛大的蒙太奇,给了画家许多创作灵感。

       当代俄罗斯画坛,叶甫根尼·罗马什科是深具充沛创作活力的中青年画家。他不仅仅是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俄罗斯人民艺术家,担任俄罗斯美协副主席,还曾经三次受到普京嘉奖。


      普京与叶甫根尼·罗马什科合影留念

       在许多艺术家热衷于追逐现代主义,沉迷在令人目眩的后现代诸多复杂的创作手法时,罗马什科的创作一直钟情写生——他走遍祖国的山水,也踏足欧洲诸多国家,执着于用这种朴素而真实的方式来展现他独特的艺术体验。画家擅长风景写生,对自然中的动感有敏锐的感知能力。他钟情于江南的水,和在秋风中水面晃动的波纹。如果说罗马什科对俄罗斯自然风光的长期注视是其对故土的依恋和对民族性的认同,那么在“碧水贯街千万居”的安昌古镇,他用画笔记录下对水乡别样的钟爱,画面中色彩是调和的,光与影难言的朦胧使平和的思绪中透出感人的温度。



叶甫根尼·罗马什科 写生现场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陈炯教授也参加了本次写生系列活动。绍兴古有徐渭,王阳明,近代也有蔡元培这样的有识之士,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深厚。对这样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陈炯教授并不陌生,他也曾受邀规划过绍兴市的城市雕塑,对这个城市有着一定了解。今天烟雨蒙蒙,来到了安昌古镇,却又给人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受,秋风中微起涟漪的水波,细雨中交谈漫步的行人,都赋予了这座古镇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个活着的古镇,无一处不美。陈炯教授用大色块和黑白灰将这一鲜活的意象记录下来,用他自己的一个绘画语言来表达自己对绍兴这个城市的理解。



陈炯教授  写生现场


绍兴八字桥 作者陈炯

       除了叶甫根尼·罗马什科和陈炯教授之外,还有来自俄罗斯文化交流艺术基金会主席郭晓宾先生、绍兴文理学院陈浩教授、中国美院陈宁教授等三位艺术家共同参加了本次写生系列活动。在接下来的写生行程中,本栏目将持续为大家介绍。



陈宁教授  写生现场



陈浩教授  写生现场



郭晓斌先生 写生现场



·END·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上一篇文章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指导意见》
下一篇文章
2019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论坛即将在京举办!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