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2018国家艺术基金《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开幕






项目成果展开幕式现场


8月28日下午14时30分,由2018

国家艺术基金

资助的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艺乡建

”团队发起的“

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

”项目成果展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

正式开幕




展览现场




项目主持人陈炯发言


据负责人陈炯介绍,此次展览是一次人才培养与教学成果的集中体现。通过艺术实现农村的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兼具艺术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能力的“双创”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该项目是对当前中国

“乡村振兴”战略、传统村落保护、工匠精神与工匠文化传承、精准扶贫

四个社会热点之间的共通性的思考与急需设计人才的供给和先行。


陈炯同时提到,此次采用“

集市

”概念为线索策展,一方面是因为集市贸易在我国由来已久,是农民物质交换与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该项目以艺术为抓手,跨界式融合设计学、人口与产业、区域经济等多个学科专业门类,共同组成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的人才集市。




展览现场学员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此次展览包括

文创产品、艺术作品、空间设计和品牌策划集市

四个方面。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创作形式为载体,汇聚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共同为农村发展谋求更多可实现行路径,同时也体现此次展览“

艺术振兴乡村·智慧优化生活

”的宗旨。




项目负责人之一丛志强教授做介绍


另一位项目负责人丛志强介绍:艺术与设计在乡村振兴中应发挥重要作用,对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路径急需进行系统性研究。该人才培养项目,师生合力,既创作了多个基于乡村特有资源的作品,更探索出八条系统性艺术振兴乡村的路径。


1、以区域资源与文化艺术有机融合的

艺术活动

构建区域品牌;

2、以技术创新与艺术创意有机融合的

产业深度开发

推动产业升级;

3、以“

家文化社群

”系统带动乡风文明与产业发展;

4、以艺术与传统集市联动的

新型集市

带动乡村美育与经济发展;

5、以新村民、原村民和谐共处的

新型公社

助力乡村建设与发展;

6、以基于

村落故事IP

的创新设计体系推动乡村产业深化与旅游升级;

7、以

品牌资产管理体系

带动村落品牌建设与价值提升;

8、以“

乡村书院综合体

”缔造文明乡风与多元教育产业。




专家在听介绍


出席开幕仪式的嘉宾有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领导及本项目评审专家: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

张晴

、中国美术馆研究员

裴建国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刘托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

牛宏宝

教授、副院长

王英健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

张耀军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黄波

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郑志良

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李晓宇

副教授、

唐晓刚

副教授等。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牛宏宝教授发言


本项目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

陈炯

主持开幕仪式。学员汤晓东、仝继辰、邓楚君分别发言致辞,

牛宏宝教授

宣布此次成果展览

正式开幕




学员汤晓东发言



学院仝继辰发言



学员邓楚君发言




张耀军教授与学员交流作品内涵



学员合影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上一篇文章
邀请函|艺术振兴乡村·智慧优化生活
下一篇文章
2018中国·衢州(柯城)柑橘音乐节来啦!!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