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中国乡建系列讲座第二期



中国乡建


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设计系主任

陈炯老师

主持的

中国乡建系列讲座

,于2018年5月顺利进行了

第二期的三次讲座



本系列讲座的第二期,于每周二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414教室

进行,以

乡建方法论结合实践案例赏析

为主要内容,邀请了国内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乡建领军人物、专家和一线主创设计师。

面向艺术设计系环境设计专业全体硕士研究生,旨在帮助研究生

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强化实用技能、

为提升了中国乡建的设计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期三次讲座的相关内容参见上期推送。


第二期特邀嘉宾共

三位


第一场讲座主讲老师

陈晓老师

,是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乡村与文旅规划设计院院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城乡统筹委规划设计专家组成员,广元市利州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专家顾问。

陈老师长期工作在设计一线,

擅长项目落地实施

。先后主持实施过住宅景观、城市道路绿化、河道整治、城市绿地、郊野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项目上百个。近期致力于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项目等乡村振兴项目的研究和实践。

 

讲座以

《乡建实践与探索》

为主题,从政策、核心问题及案例实例解读了精准扶贫与乡村人居环境工程,向学生展示了

乡村建设从理念到落地有多远

。并通过广元利州区乡村振兴发展实践探索的讲解,向同学展现了

乡村建设的多种可能性



第二场讲座主讲老师

孙君老师

,是北京绿十字总顾问、人大艺术学院特聘教授。

其建设的美丽乡村有

:信阳市郝堂村、襄阳市堰河村、广水市桃源村、十堰市樱桃沟村、雅安市雪山村与戴维村、怀化市高椅古村、汝城县金山村、荆门市太子山小镇、安徽三瓜公社等,目前已成为中国乡村建设的明星村。

 

讲座以《

农耕文明之说

》为主题,孙老师通过自己丰富的乡建实践经验和对农耕文明的研究,深入浅出的从城乡关系;农耕文明的社会形态、经济产业;农耕文明特有的自主自治方式;农耕文明中核心的孝道生死观念,对生活、仪式和血缘的信仰;农耕文明中融入到生活方方面面的艺术形式及建筑特点等多维度,向同学们展现了不一样的农耕文明。




第三场讲座主讲老师

柳建老师

,是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工程师,北京市评标专家,中国建造师联盟常务理事,农道(北京)建筑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董事长。

在建筑设计及规划设计领域始终坚持

“表达独立设计思想”

的理念,从每一个项目做起,改变环境,曾主持设计多项中央工程,为中央系统服务,并主持设计及修复多个古建文物工程。近年来专心致力于乡建领域,作为农道团队核心专家,主持并参与多个乡建规划项目,

特别强调项目的落地性,所作项目均已进入竣工或在施阶段。

 

讲座以《

乡建实践解析

》为主题。柳老师上课前先一对一的询问了同学们在听完这一系列讲座的前五次后的体会和疑惑,并在后续讲解实际案例时对同学们的疑惑一一进行解答。讲座以案例为主,通过详细剖析湖北太子小镇及四川雅安雪山村和戴维村的案例,讲解了现在乡建项目中建筑师工作的特殊性,并通过细节讲解了当下乡建的难点,如不确定性、落地性难、系统性难以把控、地域整体性难以把控等。


通过这次系列讲座,学生们对乡建的了解不再是纯理论性的纸上谈兵,通过老师们生动的讲解,对于乡建、对于乡村、对于农耕文明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受益良多。



撰稿人:


熊梦月


排版:张倚萌



上一篇文章
中国乡建系列讲座第一期
下一篇文章
“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项目招生简章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