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乡建】参加“一河永定、一城大兴”新国门文化论坛
10月21日,第四届永定河文化暨新国门文化论坛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区召开。
活动以“一河永定、一城大兴”为主题,聚焦大兴区“一轴两带三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总体思路框架,全面展示近年来大兴区在永定河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脉传承、国际文化交往、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探讨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新路径。


北京市大兴区委副书记艾丽
论坛上,北京市大兴区委副书记艾丽代表“新大兴、新国门”面向文化大兴的传播者,产业大兴的开拓者,助力大兴走向世界的引领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发出四份邀请。诚挚地期待与各方伙伴携手共进,向兴而行。

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仲伟功
论坛上,北京市大兴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仲伟功发布大兴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年度十件大事。在过去的一年中,大兴区积极行动,从“一轴两带三区”总体框架的确立,到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从优秀文化作品的打造到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从历史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到数字文化遍地开花,大兴区坚持守正创新,强化顶层设计,拿出务实举措,统筹协同发力,文化建设交出高质量答卷。

北京建筑大学教授王崇臣从水文化遗产切入,讲述从历史中走来的大兴,阐释新国门的硬担当与软实力。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李闽峰围绕中华文明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5个突出特质,对永定河历史文化、治水精神、大兴的人文底色进行阐释。

国务院参事、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院长李玮从传播学的视角,解读了我国在数字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业态,指出了大兴在全球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中,构建积极的数字产业发展生态系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大兴经开区总经理李华龙表示,大兴正在崛起为首都南部新增长极,依托区位空间优势和良好营商环境,聚焦前沿领域,围绕新兴数字娱乐、数字设计、数字人、元宇宙等赛道,通过“政策+服务+生态”组合拳来吸引更多具有核心技术和发展前景的企业落地,“精心筑巢引凤来”。

来自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郭少山,从空间、服务、治理三个角度畅谈未来城市,针对大兴的城市发展给出建设性意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大兴)管委会规划建设部部长吴士成,表示大兴区着力借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临空经济区建设,积极承接服务于国际交往的外事服务、国际会展业、文化旅游等功能,在50平方公里空间力争建设一个“临空产业高质量、城市规划高水准、配套服务高能级”的现代化航空城。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设计系教授、“艺乡建”创始人陈炯瞄准大兴美丽乡村建设,带来以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优秀案例,以艺术为抓手系统性回应乡村振兴五大任务要求,并给出“品牌系统化”作业建议。案例以河南潢川骆店村为例,讲述了‘小并大’的系统策略与价值:城乡融合、资源互补;节约成本、提高产值;存量中要增量。探讨未来中国乡村发展的模式。
大兴区安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孙明星,现场分享大兴探索“村庄异地迁建”新路子。孙明星介绍,“村庄异地迁建”不征地、不转非,既节约土地资源,又可减少搬迁成本,在极大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保留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留住乡风、乡貌。

论坛以著名艺术家舒勇AI作画为结尾,通过与会嘉宾共同选取的永定河、南中轴、生物医药基地、震旦鸦雀、大兴机场、风生水起等关键词,利用AI创作城市画表达对大兴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出大兴生机勃发的美好画卷。
未来,大兴区将以文化兴、生态兴、民生兴、产业兴、城市兴、乡村兴“六个大兴”建设为目标,厚培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激发产业澎湃动能,全面打造宜居宜业新大兴、繁荣开放新国门。
央视网、新华网、中国网等平台直播点击量251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景华 通讯员闫童、宋俊红)
本文来源(转载稍有改动):光明日报客户端
【艺乡建】联系人:仝老师13651204936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