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陈炯艺术振兴乡村实践展》即将开展





展览视觉设计:刘芮彤、王少辰



【展览名称】

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陈炯艺术振兴乡村实践展



【展览时间】

2021.10.12-2021.10.20



【展览地址】

中国美术馆(五号厅)



【开幕时间】


2021.10.16 下午两点半


温馨提示:您可通过中国美术馆官方网站(http://www.namoc.org/)和微信“中国美术馆”公众号,使用第二代身份证或护照信息提前一天进行实名预约。




展览前言





吕 品 晶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蕴藏在每个乡村和每位乡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中。提高每个人的参与激情,凝聚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共识,才能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成为每个乡村的生动图景,为希望的田野绘就收获的金色。


当前,在精准扶贫向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际,此次展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期待与牵挂的回应,同时为广大乡村建设领域专家学者们之间搭建了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新时代新农村新景象,也得到了全面的展示。


经过多年积累,付出艰辛努力,陈炯带领“艺乡建”团队下田间,走地头,进农户,深入了解新农村建设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并积极探索工作模式,在乡村基础建设、新农村面貌,激活农民内生动力等问题上,形成了有体系、有成果的方法,在实践中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


本次展出的作品包括规划、建筑、景观、雕塑、文创、导图、视频等内容。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和诠释了艺术在乡村落地生根后乡村的新变化、新气象。以艺术为手段导流受众、研发产品实现共同富裕。通过思维导图、建筑、装置艺术、视频和各地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品结合的方式,展示乡村的生活图景,向观众呈现艺术如何激活乡村生活,以及全新的乡村社区传统文化传承与活态保护的新思路, 展示了村居群众共建共享文明建设新成果。


同时,在此次展览的不同作品中我们都能看到,村民成为主角。在艺术振兴乡村的实践中“艺乡建”团队着重推动村民重新认识自我,提高村民的自我认同,促进村民对于家乡的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文化自信,调动和唤醒内生动力。


我们也希望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要从多维度看待艺术的作用。比如,在攻坚脱贫、环境整治、农村改革、生态优化、乡风文明,特别是拉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等重点领域,艺术同样可以有所作为。我们能够直观的了解到,为农服务,艺术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生动活泼的内容和浅显易懂的表达,深受村民的喜爱,不同的艺术形式,起到的社会效果不同,对村民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在乡村治理,以及组织凝聚力建设方面也有着较强的促进作用。


未来,希望陈炯及“艺乡建”团队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新农村工作提供强大的理论动力与社会支持。“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展览预告




在各方领导关怀与亲朋好友的支持下,经过 【艺乡建】团队 一年多的策划和推进, “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陈炯艺术振兴乡村实践展” 即将在中国美术馆5号厅开展。


9日和10日【艺乡建】团队与布展团队进驻场馆进行布展。


艺乡建团队布展中


左右滑动查看图集


 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先生为展览题字


吴为山先生与陈炯老师合影

10月10日 吴为山先生到布展现场指导


展览现场

11 日【艺乡建】陈炯老师与宋慰祖先生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采访

陈炯老师准备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访谈


北京广播电视台访谈,介绍绍兴市越城区鉴湖街道坡塘云松村设计


宋慰祖先生接受北京广播电视台采访

宋慰祖

北京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设计学会创始人


向宋慰祖先生介绍展览


午间工作餐




如果图片无法加载,就猛戳几下空白处









彩蛋时间!







展览视觉设计:刘芮彤、王少辰

展览视觉指导:焦振涛

照片摄影:徐德义 罗瑞仪

本期推送排版:罗瑞仪

本期推送文案:赵乾

展览布置:陈炯 史晓菲 张沙 徐德义 钱艺 赵乾 罗瑞仪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上一篇文章
【艺乡建】陈炯中国美术馆个展
下一篇文章
【艺乡建】《乡村振兴 艺术何为》贾方舟、黄丹麾先生展评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