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展览现场 | 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盛大开幕




展览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2019年9月1日下午3点,由有艺文化主办,许燎源当代艺术馆承办,亚洲艺术协办的“新介质、新图式、新观念——首届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在成都许燎源当代艺术馆开幕。策展人由一山担任,评选委员会委员有贾方舟、王春辰、童雁汝南、何桂彦、许燎源、傅文俊,并由王春辰担任学术论坛主持,张长收、王志刚、游艺担任执行策展人。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9年9月15日。



策展人一山


此次展览自2019年5月1日征集以来,引起了业内外高度的关注和广泛的讨论,那么数字绘画有什么样的艺术语言特征呢?策展人一山先生在开幕式上初步总结了四点:电子色、高密度、未来性和转化多,还有一些新的可能性需要我们共同在实践中摸索。所谓的电子色是数字时代特有的色彩,高密度是指数以万计的复杂构成方式超出人类的极限,未来性则是指未来感和未知性,而转化多是指通过数字创作的方法可以多种形式呈现,比如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等,为我们未来的艺术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一山先生强调了数字绘画是以绘画为本体的数字化创作是一个重要的创作方向,是作为数字艺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进行独立研究。对于数字绘画,虽然外界有不同的声音,甚至争议,但这也恰恰证明了数字绘画在当下甚至未来有探讨和探索的价值。



贾方舟 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国批评家年会名誉主席


著名批评家贾方舟先生从艺术史的角度分析了数字绘画在当下的独特性、未来发展的多元性以及时代所赋予的艺术史价值。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从当代艺术再到数字绘画,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变革,都会出现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推动了艺术史向前发展。数字绘画将会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艺术创作方式,随着业内外关注度的提高势必会引起一场数字绘画风暴。



陈炯主任为获奖艺术家颁奖


此次展览作为一次征集展,征集期间组委会共收到来自全球各地689位投稿者的作品,而荣获此次征集展三等奖的艺术家有马晟哲、赵瑞、夏国,荣获二等奖的艺术家付黎明、庞楠(本人在国外,由工作人员代领),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陈炯、著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名誉主席贾方舟等人分别为获奖艺术家颁奖。






展览现场组图


相比于以往常规的征集展,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的亮点在于数字绘画介于架上绘画和装置新媒体艺术之间,使得这两条平行线有了交集。数字化时代所赋予的艺术特质在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可能出现的,这也就决定此次征集展是一次具有前卫性、先锋性和实验性的划时代意义的展览。虽然说数字绘画是借助数字软件、绘画板、触摸屏,形成了新的一整套绘画工具,但其背后的思维逻辑、运转过程都是亿万级的数字运算,“数字+绘画”的形式会为未来的艺术发展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数字绘画实验艺术征集展每两年一届,同时将在两届征集展之间的时间段进行全国各地的巡展,不断地拓展和深化数字绘画在国内的影响力。


与此同时,数字绘画组委会发起并成立了“数字绘画联盟(筹备组)”,旨在联合从事数字绘画探索和研究的艺术爱好者和艺术家,共同努力推动数字绘画在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发展和延伸。


本文部分转载自“亚洲艺术杂志”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上一篇文章
国办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全文)
下一篇文章
“2019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书画)人才成果展”在京开幕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