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美丽乡村建设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第九期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美丽乡村建设创新设计人才培养》‍



主题讲座 :艺术振兴乡村路径研究





陈 炯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设计系主任

硕士生导师 



2019年7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陈炯副教授为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美丽乡村建设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课题组全体学员,以《艺术振兴乡村路径研究》为题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学术讲座。


学员们认真听陈炯老师讲述

上午,陈教授从9个方面,以 25个关键词为索,总结了一套通过艺术手段进行扶贫,激活乡村传统文化的创新性方法论。陈教授表示,乡村振兴的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振兴,又包括治理体系创新和生态文明进步,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乡村振兴的关键和重点是产业振兴。因为只有农村产业振兴了,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富裕拓展持续稳定的渠道。同时各类学科均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乡村振兴进行探索、促其优化。而基于其内在特质,艺术是激活传统村落特色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在保留乡村风貌等乡村建设中,艺术的作用不可小觑。当然,艺术与乡村振兴不只限于乡村风貌,更不只限于设计时尚的民宿和艺术教师的支教,如果我们深入的了解、读懂艺术,就会发现艺术不是一种孤立的割断,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大众发生了紧密联系,扮演着一种动态激活的身份。在传统村落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艺术自身所具有的强烈的激活性、生态性、在地性和生长性。艺术不仅对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发挥作用,而且还能够助力精准扶贫,以及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健康发展,这些内容引发了学员们的强烈共鸣,加深了大家对于艺术之于乡村发展的重要性思考。




陈炯老师与学员讨论中




下午,陈教授深入解读了“乡建中如何做到有效设计?”同时,基于丰富的调研,还对当下的设计提出了九个问题即:设计为什么?设计问题是设计语言能解决的吗?设计需要哪些知识储备?如何做有效的设计?如何发现设计问题?如何从“设计思考力”转化成“设计创造力”?如何从“设计创造力”转化成“实现力”?如何评判设计优劣?设计成果如何转化为市场价值?“九问”所要明确的是,当下关于设计的定义不再单一,我们始终致力于与时俱进地寻找设计语言的再生表达。




陈炯老师与学员讨论中


通过一天的学习,让学员们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理解了当下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巧妙的运用艺术手段激发乡村内生活力,实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些内容开拓了学员们的思路,让艺术不再“高之在庙堂” ,不再只是形而上的概念,让艺术回归了人本位,从而助力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刘东峰副院长向陈炯老师颁发本次项目聘书



文字/培训学员第二小组

刘磊、秦杨、李进才、曲宝、王振、张昊

校对/王振

摄影/彭叶春子

排版编辑/宋林眉

审核/刘东峰


本文转载自乡村服务设计研究所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上一篇文章
第二届海峡两岸乡村振兴论坛:共话艺术“唤醒”乡村
下一篇文章
【重磅】国家发改委力推这16个特色小镇典型经验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