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振兴乡村高峰论坛(二)




2019年4月20日下午1:30,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振兴乡村高峰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530会议室隆重举行,参与本次论坛的嘉宾有:



一山(四川省原政协副主席、四川省诗画院顾问)、张鹏飞(中国青旅城投集团董事长)、方松海(河南省淅川县副县长\挂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高进宁(人民日报客户端高级编辑)、于园媛(光明日报)、张建国(云南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吴立行(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市美学学会设计学专委会会长)、丛志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赵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与会人员聆听发言


下午的论坛首先由一山老师以《艺术推助“新形态”农村》为题进行发言,他主要从案例入手,提出乡村的振兴要把着力点放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形态”的农村上,不在“新”上做文章,就无法高质量发展,也很难振兴。而所谓的“新形态”则是指从发展趋势上,一个服务型、科技型、文旅型、康养型、会展型的新形态。




一山(四川省原政协副主席、四川省诗画院顾问)


张鹏飞老师则随后指出领导者、投资家、艺术家三者需要整合起来实现价值最大化,实现“1+1>2”,他从市场实践的角度分析了“艺术”、“振兴”、“乡村”这三个词的结合点,文旅靠地产的年代已经过去了,艺术是文旅结合的最深刻的结合点,乡村是我们国家、人类社会的基本形态,要以一个平台的旅游模式来实现振兴。





张鹏飞


中国青旅城投集团董事长



乡建


十大思维




随后方松海副县长发表了《淅川县乡村振兴》的演讲,以淅川县的基本情况入手,结合自己在地工作的经验与在座师生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在淅川,样贫困的乡村,也需要艺术土壤艺术的灌溉,艺术助推脱贫攻坚开了一个很好的头,但同样,实用和魅力之间、创意和落地之间还有很多很现实的问题需要去思考。




方松海

(河南省淅川县副县长\挂职,国务院政策研究室)


接下来高进宁老师以《从媒体角度看待乡村振兴》为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以两个案例的介绍和分享切入,认为乡村振兴很重要的一点,不光是经济上的富足,而是精神上其是有自持的,能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来从容地应对外部事物。




高进宁(人民日报客户端高级编辑)


紧接着于园媛老师也就《寻找土地内生长的智慧——媒体、艺术与乡村》一题,提到了光明日报开设的乡村振兴艺术实践,与高校合作收集报道艺术介入乡村的典型代表案例,抓取案例,带动理论思索。她认为,艺术是链接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桥梁。



于园媛(光明日报)


随后张建国老师发表了自己观点,以云南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为依托,主要以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研究、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研究、文化遗产与产品创新设计研究为重点。思考了乡村发展制度因素,即是地权属和乡村规划如何落实的问题。




张建国(云南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


最后吴立行老师发表了《艺术振兴乡村——政府、企业、高校有效联动的困境与机制探讨》的演讲,他认为在乡村振兴中,艺术和设计其实边界已经很模糊了,不能用传统美术的概念来理解它,而是一个系统关系的思考。也正因为它是在一个整体系统下去考虑的一个策划行为,所以这不是政府、企业、高校研究单位单方面能解决的事情,应该有一些关联的支持才能把它联动着考虑。





吴立行(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市美学学会设计学专委会会长)


最后,与会专家集体合影,本次论坛圆满落幕。




与会专家集体合影


|附:会议议程表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上一篇文章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振兴乡村高峰论坛(一)
下一篇文章
新时代下的中国文旅探讨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