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情系乡建的“山野老知青”
——李忠雁
◆ ◆ ◆ ◆
李忠雁,北京人,自幼以画画为乐趣。1974年跟随李苦禅入室弟子陈雄立老师学画,1976年由陈雄立老师导引,师从中央工艺美院殷功端老师,苦修实用美术。1981-1986年招入航空工业部第634研究生科技处,时任机械外形、电子仪器外形设计员,后转入航空部外事局,(期间赴德国工作)。1983-1985年入中央工艺美院代培学习。1986-1989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品厂从事制景工作。1999-2002任中央工艺美院第三设计室副主任。2007-至今北京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第八工作室主任设计师,主持天毓山庄的柏林郡德式山地建筑环境设计,荣获多个市级奖项。
多年的辛勤劳作,李忠雁悟出了一些山地规划设计理念:
山地设计的特点需要对地形、地貌、植被进行全面细致地深入分析,要用多角度、多门类的艺术眼光进行组合分析,把建筑艺术化,与其环境进行有机的情节艺术结合进行渐进式设计。
要用摄影师的眼睛,音乐式的旋律,来做画家的事儿,使之成为完全的、多维的立体画卷;在建筑园林水系多方面组合的环境中,用电影导演特有的故事做情节思维,和中国画以线性的逻辑关系,整体链接每组建筑物和它们之间的园林环境关系,而达到
建筑与景物合一;实用与美观合一;总体与个体合一;空间与色彩合一
。
这次经过“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学习,以往的朦胧困惑渐渐弱去,思想理念得以清晰。好比老师给了我一张网和一根线,这是艺术的逻辑关系和事物链接方法,使之以后在规划设计中,有了梳理和链接顺手之宝!是人民大学的平台,给了我们勃发生机。
在此以崇敬心情,感谢是师如友的耕耘者!
清华工美清尚环艺建筑设计院
第八工作室主任设计师总架构师
——李忠雁
◆ ◆ ◆ ◆
乡村振兴,我的责任
——张星亮
◆ ◆ ◆ ◆
张星亮,潍坊市大智慧教育学校副校长,美术部负责人。跟学生们一起玩陶艺,做木刻,焊金属,做锻铜,认识各种新旧材料及造型艺术,营造一个无拘无束的创做空间,让学生们展开思维,创作思想附与物的实现,成为一种新语言的展示。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把我带回到农村儿时陪母亲烧柴做饭的回忆。灯火通明城市的夜空,已看不到几颗星星,一缕乡愁涌上心头。
温情的乡村有极具艺术创作的广阔空间,艺术设计是振兴乡村重要的一环。艺术创新是对农耕文化和传承文化的挖掘与保护,是一种艺术的排列与组合。引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聚人心,生财气,发展养人经济,让淳朴农民滋润地生活。
我有幸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的一员,感谢”艺乡建”大爱的引领。诸多大咖老师给学员们输入了新鲜血液,让这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的怀抱中,为农民的幸福,为乡村的振兴,为这片温情的土地而建设。
乡村振兴,我的责任。
潍坊大智慧教育学校副校长一一张星亮
◆ ◆ ◆ ◆
社会人士参与乡建
——林惠玲
◆ ◆ ◆ ◆
林惠玲,浙江人,多年来,涉及过商业,农业,工业等多种行业,形成自己一定的独特视角。
她的未来目标就是投身服务于农、商、工、慈善事业等相关的领域,用现在学习到的传统村落创新设计知识,结合自己所擅长的业务、营销,为有需要的民众服务。在以后生活中逐渐提升完善自己,实现更有意义的人生价值。希望能够利益他人并成就自己,成为振兴乡村的一员。
与此同时,她对贫困县或者经营不善的特色小镇很感兴趣,也希望接手或者参与运营。
最后,她表示,感谢人民大学艺术学院为社会人士提供专业负责的进步平台!
浙江商人——林惠玲
北京市房山区——
天毓山庄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
培训地点
撰稿人:吴雪红
编辑:张倚萌
校稿人:甘露
乡建需要大家参与,欢迎大家投稿
请联系我们:1350316385@qq.com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