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课程第五期



2018年7月16日和17日,传统村落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学习班由

王鹏老师

主讲了题为

《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策划》

的课程。



王鹏老师为大家讲述《文化旅游品牌营销策划》


王鹏,著名文化产业策划专家,北大青鸟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文化艺术策划研究所时任副所长,兼任民委中国民族品牌文化研究院院长、文化部特聘职业教育导师、中国投资协会特色小镇评审专家、2019世界北京园博会大型活动特聘策划专家、多届东盟博览会开幕大会担任策划专家。多次策划国家级大型文化活动。


近年来在全国近20多个文旅景区和特色小镇、文旅产业等进行战略、定位、内容、运营、品牌营销策划和前期投资对接服务。2015年荣获"品牌中国功勋人物”奖。



课堂伊始,王鹏老师先从认知角度出发,提出认知是文旅发展的原力。乡村不缺景观,缺的是认知。而对于设计师来说,最大的创意其实是准确,设计更多的是设想、计谋,内容是对外不对内的,要站在对方的角度。

这一观点引得同学们对于设计有了重新的思考。



关于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区别,例如《千里江山图》是艺术品,它是文化,但《千里江山图》的衍生品、复制品就是文化产业。文化是自然、历史文化以及高雅艺术,而文化产业是一种大众娱乐,通俗艺术和大众消费文化,它注重“内容为王”,包括和故事、设计、秀、活动、明星五个方面。特别要注意的是要做顶层设计,讲战略和发展,而明星的我们购买一个产品、认可一个企业,背后的人才是我们信任的理由。


从策划角度来看,王老师认为设计就是策划,策划不是“创意”,而是精准的系统工程,专业只是一个载体,今天我们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和跨界,不会跨界的人一定会被淘汰。一个项目从最初的项目调研到最后的运营管理,作为设计人员,发现也是一种创造,发现问题就是在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质性的调研和第一手资料是最重要的。



王老师提到,现在的文旅注重的心灵体验,作为策划人员,要有点到线到面的全域理念。一个文旅品牌的构成和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政府战略与制度、经营理念、文旅“产品”、文旅形象、品牌推广、品牌营销管理这些要素都分不开。我们检验一个品牌的形象,主要是看是否具有独特性,避免与其他地方雷同?是否具有超前性,具有持久性发展?是否继承了本地原有文化特征?是否突出强调了本地的独有性?是否有利于本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否体现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意志?


定位是灵魂的思想与价值主张,是品牌营销的重中之重。定位传达的是属性、品质、特色、利益。老师提到,定位策划是对消费者做的事而不是对产品做的事,基于游客心理出发,不要说我是谁,要思考消费者心中拥有的位置,不要陷入误区。内容是最好的广告,标签是最好的标榜,受众心理需求的营销内容是一种社交货币。文旅品牌营销策划原则是文化性、故事性、交响性、意义性、共情性、娱乐性、创新性。



学员们认真听王鹏老师讲述


在课程最后老师提到:以时代名义让历史生动、让文化精彩。是时代的责任更是我们的责任。两天的课程,王老师全程干货满满,语言生动有趣,富有特色又具有感染力,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课程结束,王老师还和同学们进行了合影。



王鹏老师与学员合影






培训地点:北京市房山区天毓山庄


撰稿人:黄思涵、吴雪红

编辑:张倚萌

校稿人:甘露

乡建需要大家参与,欢迎大家投稿


请联系我们:1350316385@qq.com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上一篇文章
“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课程第四期
下一篇文章
“初心与情怀” ——“传统村落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学员风采录第五期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