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初心与情怀” ——“传统村落艺术创新人才培养”学员风采录第二期





小马识途

——马卫

 

马卫,产品设计师,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曾就职于姜文工作室、中咨建筑设计院(CIECC)、【小罐茶】等,【看见造物】签约设计师,涉猎产品、空间、视觉等多个领域,现为5/8STUDIO联合创始人、产品总监。

作为新锐、前卫的设计师,马卫曾探访过多个村落, 拜访过数十位手工艺人和传承人,并进行创作开发,加上出生于农村,对乡村有着一份特别的挚爱感情。


马卫说:“乡村是有格外的温度、活力和智慧的地方,每个地方都不同,又同样都有着认真生活的人,乡村才是我们心灵和艺术的栖息之地”。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关注中国传统手工艺及材料,并致力于当代生活美学的探索。他期待能够和“传统村落艺术创新人才培养”班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理性地探讨阻碍乡村自然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乡村未来可持续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5/8STUDIO 联合创始人  产品总监——马卫



“半瓶醋”


——唐兴荣


从上师范开始喜欢文学到绘画、平面、环艺,走一路学一路,特殊的学习、工作历程让来自甘肃的唐兴荣自诩为“半瓶醋”。

对自己“半瓶醋”的状态,他自己也曾苦闷过,一度想切割其他的,只专心去做设计理论研究,也曾想过去做商业设计公司。但对于接触过的专业,最终都没舍得丢弃,并在不断寻找一个可将这些专业结合起来的“点”。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在乡建领域他找到了自己“半瓶醋”的位置。他将乡建设计的工作视为导演,认为乡建是项系统工程,他在乡村的规划设计中,注重乡村的产业、年轻人的就业、农产品的创意孵化、老年人的生活、文化传承等。并以“文创乡村”为理念,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手工艺传承与保护、文创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他认为艺术乡建这条路才刚刚起步,创新、创意必定是乡村振兴重要的驱动力。

做为大学老师,他也很注重艺术乡建理念和方法的传播,做为甘肃省旅游智库秘书处和“陇原巧手”的讲师,在甘肃大地四处讲授《乡村旅游创意的路径与对策》、《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等课程。他希望这些宣讲能像一粒粒种子,让文创乡建之花开遍陇原大地。



兰州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


——唐兴荣



 我的村儿,我的家


——朱利峰


朱利峰,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人类学博士。多年来致力于乡村传统手工艺非遗的扶贫策略研究,专利产品曾获得中国设计红星奖。

朱利峰从小在河北承德长大,他记忆中的乡村是不足十户人家的小山沟,是姥姥家门前的桑树、屋后的山坡、村口的古树和穿村而过的小河。童年的乡村生活,爬过树,钻过洞,放过羊,逮过虫。春天耪土地,夏天浇菜园,秋天掰棒子,冬天捅炉子,享受过无忧无虑的田园野趣。长大后离开乡村进了城,但至今仍时常浮现在脑海的,是弯腰弓背、手持锤凿制作家具的姥爷,和在庭院里田地间劳作会刺绣的姥姥,乡村总能勾起亲切又模糊的记忆,从而也使他自小就爱上了乡村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手工艺。

如今,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朱利峰曾经从事过很多设计实践项目,设计过不少产品,申请过一些专利。在乡村传统手工艺创新的实际工作中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比如品牌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市场规划先行、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等。


他认识到:作为设计师要想介入乡村文化的振兴,不能从设计师的个人视角和喜好去凭空创新,那样只会变成设计师的自言自语和自娱自乐。乡村传统文化的振兴和传统手工艺的产业扶贫,需要以系统化的方法论,从整体的角度审视乡村的现状,通过深度的田野调研,从农民的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握好乡村创新的“度”,以科学可持续的方法和策略,为乡村文化发展和振兴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朱利峰说:“艺术创新介入乡村振兴的路径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传统手工艺只是其中一个切入点。只要运用系统性的方法论和渐进的正确步骤,平衡好创客与农民之间、文化与商业之间的关系,乡村振兴是不难实现的。”



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朱利峰






培训地点:北京市房山区天毓山庄

撰稿人:吴雪红

编辑:张倚萌

乡建需要大家参与,欢迎大家投稿


请联系我们:1350316385@qq.com



公众号:艺乡建

艺乡建,艺术振兴乡村。

长按上方二维码三秒后

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上一篇文章
“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课程第二期
下一篇文章
“传统村落艺术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课程第三期
拍摄:徐浩杰、钱艺、赵乾
文字:徐浩杰、钱艺、赵乾
校对:徐浩杰、钱艺
排版:赵乾

公众号:艺乡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填写此字段
填写此字段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
您需要同意我们的使用条款

国家艺术基金
传统村落艺术人才培训在地融合项目

课题研究

艺术振兴乡村的策略与途径

艺术乡村化与乡村艺术化

艺术与乡村发展

民俗创新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艺术节庆活动与乡村发展

农业农村品牌化

融合设计

艺术家驻留

赋能基地

微景观改造与手工非遗馆

志愿者与艺术社群

主题空间打造

主题艺术节

村落发展

艺术与乡村资源开发

乡村策划与规划

公共艺术与建筑

农村传统手工艺市场化

乡村文化IP构建

家文化的艺术呈现

菜单